中东战火未歇,巴勒斯坦却递出一份看起来“和平”的申请书,想当金砖组织的一员,表面上,它是在寻找国际庇护,实则却可能在给中国出一道极难解的题。 金砖本是个经济合作平台,现在却有点像被扯进了地缘政治的泥潭,巴勒斯坦的动作看似合理,背后却藏着巨大的战略风险,尤其是对主导金砖议题节奏的中国来说,这一步走不好,很可能不是“支持正义”,而是“被架上火”。 沙特都得找“保镖” 在中东这片土地上,大国的存在感不是靠嘴说的,是靠真刀真枪打出来的,以色列的空军优势已经不是新闻,几十年来,它的F-35和无人机在中东上空飞得比新闻还快。 对巴勒斯坦这种资源极度匮乏的地区来说,这种军事上的压倒性碾压,意味着任何反抗都像是在石头上刻水。 连沙特这样的中东头面人物,这两年都不敢单打独斗了,沙特和巴基斯坦签了个不算太光鲜但很实用的“保镖协议”。 简单来说,就是沙特出钱,换巴基斯坦派军队,尤其是空军来帮忙看家护院,别小看巴基斯坦的飞行员,他们可不是摆设,当年“57空战”就让他们在国际军事圈刷足了存在感。
这事儿最大的看点在于:沙特不是没军队,它是不信自己的军队能扛住以色列的突袭,沙特都得花钱雇“安全外包”,可想而知整个中东的安全机制已经塌了。 区域内部不信任、外部援助靠不住,在这种局势下,巴勒斯坦想找个“靠山”也不难理解,问题是,它找上了金砖,而金砖的门槛和平衡,可不是谁说加入就能加入的。 中国话说得漂亮 巴勒斯坦早在2023年就把“想进金砖”这事提上了日程,当时是阿巴斯和普京会面时抛出的想法,两年过去了,这份申请还在“待回复”状态。
直到2025年9月26日,中国外交部才给了个正式回应,发言人郭嘉昆说了一段很有技巧的话:金砖是开放的,欢迎发展中国家参与合作,推动世界多极化,也支持公正合理的国际秩序。 听起来像是欢迎,实际却没说“巴勒斯坦我们接了”,这就是中国式外交的高明之处:不拒绝、不承诺,留足空间,媒体的评论也点到为止,说中国想通过金砖展示影响力,但没说要做第一个点头的国家。 中国此举,等于一边安抚巴勒斯坦,表示“你不是没人管”,又一边避免直接跟美国和以色列正面对上,这种“模糊回应”并不是逃避,而是一种审慎。
毕竟金砖不是联合国,不能什么问题都接着处理,更不能任谁来敲门都答应,尤其像巴勒斯坦这样的申请,背后牵扯的不是经济合作,而是赤裸裸的地缘斗争,中国必须看清这一步背后藏着什么雷。 金砖不是慈善会 很多人以为金砖就是个“欢迎发展中国家”的聚会,但真要加入,可不是喊两声口号就能进的,按照金砖合作的基本逻辑,成员得有一定的经济体量、有稳定的发展预期,最重要的是,不能把组织拖入地缘政治的旋涡。 巴勒斯坦目前的GDP连个地级市都比不过,战后重建遥遥无期,现在更像是一个需要国际援助的对象,把它拉入金砖,不是给组织添砖加瓦,而是变成了一个经济负担。
更棘手的是政治风险,金砖虽然在搞“去美元化”这类大动作,但还没到“组团对抗美以”的地步,一旦收下巴勒斯坦,等于直接踩到了以色列和美国的红线,金砖这个平台就不是经济合作了,而是被推上了地缘政治的战场。 再看内部,金砖也不是铁板一块,印度和美国关系紧密,沙特本身就靠着美国的安全伞,这种背景下,如果中国带头支持巴勒斯坦加入,其他国家不一定跟得上,反倒可能让中国在内部议程里被孤立。 说白了,巴勒斯坦的这份申请,不仅仅是找庇护,更像是在“转嫁矛盾”,自己搞不定以色列,就把压力甩给金砖,让组织来背锅。
这不是合作,这是“捆绑”,如果中国一时心软,很可能会变成那个“冤大头”,出力最多,得罪最多,收获最少。 巴勒斯坦的申请,其实是当下国际秩序失衡的一个缩影,小国在大国博弈中,被迫四处找靠山,甚至不惜把经济平台当成政治工具来用。 但中国必须清楚,金砖不是联合国安理会,也不是人道组织,它有自己的节奏、目标和空间。 真正的平衡之道,不是接纳所有的“求助”,而是推动更具建设性的方案,比如促进巴以和谈,推动多边斡旋,这才是中国该发力的地方。
金砖下一步要扩员,得优先考虑那些“能干事”的伙伴,而不是一上来就要“被照顾”的国家,中东棋局复杂得像一团乱麻,中国要做的不是把这团麻扛上肩,而是用耐心和智慧,一点点解开。 这不是冷漠,而是战略成熟,在这个越来越碎片化的世界里,中国既要有道义的姿态,也要有避免战略透支的底气,这场“巴勒斯坦加入金砖”的风波,正是一次对中国平衡能力的精准考验。 外交部:欢迎志同道合的伙伴参与到金砖合作中来2025-09-2619:40·新华社 巴勒斯坦提交正式加入“金砖国家”的申请,外交部回应2025-09-2615:35·澎湃新闻
浙江配资门户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